温人大〔2022〕36号 市人民政府: 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审计局局长叶文彬受市人民政府委托作的《温岭市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就有关问题开展了专题询问。会议认为,过去的一年,市人民政府及审计部门全面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认真研究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审计任务,为规范预算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发挥了审计常态化“经济体检”作用。审计工作报告客观反映了全市2021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基本情况,揭示了部分领域出现的问题和一些风险隐患,提出的审计建议切实可行。会议同意这个报告,并针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中存在的问题及专题询问相关情况,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持续加强对重大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要牢牢把握经济监督职能定位,紧盯上级重大政策落实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执行情况,加强对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常态化“经济体检”作用,继续做好经济运行、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专项审计,加大对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的审计监督力度,促进“经济稳进提质”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中发挥好审计作用。 二、着力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监督质效。要明确审计重点,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敏锐性和时效性,把揭示风险隐患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对重点支出、重大项目和重点风险领域的审计监督,及时揭示和反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守住风险底线。要提升审计工作监督质效,紧盯民生福祉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对就业、医疗、教育、社会救助等民生事业和民生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民生资金科学合理规范使用,提升资金使用绩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充分发挥审计在强化预算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要持续拓展审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消除审计监督工作盲区和死角,高质量构建全面覆盖的审计工作格局。要深化对国资管理、投资项目和财政政策的审计监督,针对审计中发现的资金使用绩效不高、管理存在漏洞、政策制定不科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注重综合分析研判,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规范管理、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财政政策提质增效。要加强和指导内审工作,督促部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长效机制,推动部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不断改进和优化预算管理。 四、切实做好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要践行“整体智治”理念,健全审计整改工作的落实机制,构建以数字化改革为核心的审计发现问题整改闭环监督机制。要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梳理,推动加强源头综合治理,做到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对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和专题询问涉及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质量不高、中央直达资金管理有待加强、信息化项目绩效偏低、宣传经费管理使用不够规范、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政策执行不够到位、粮食储备资金及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国资国企管理还需加强等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逐项进行限期整改,并提交书面整改报告。要将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对部门(单位)考核奖惩、财政资金安排和完善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对虚假整改、屡审屡犯的要依法依规严肃问责追责,切实增强审计监督刚性。 以上意见,请市人民政府认真研究处理,并将整改情况和处理结果于2022年12月底前报告市人大常委会。 温岭市人大常委会 2022年8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