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完善街道代表联络站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发布时间:2021-11-26    来源:网站集群    作者:    阅读次数:

关于完善街道代表联络站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以横峰街道为例

 

加强代表联络站建设,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动实践。代表联络站是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反映社情民意、开展履职活动、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平台和基础依托。对于我街道层面来说,如何把代表联络站这一平台有效组织起来,形成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服务体系,是当前联络站建设和发挥作用的重要课题。

一、近年来我街道联络站建设的主要实践

2019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印发《关于深化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和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新时代做好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提出了要求,如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主要功能、新时期代表联络站提升的主要目标、提升代表联络站运行成效的主要方法以及如何规范代表联络站日常运行,对完善联络站的工作和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全省街道人大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街道人大工委紧扣本地实际,认真落实省人大常委会《意见》的精神和台州市五星级街道代表联络站的建设要求,按照“六个一”标准进一步提升街道代表联络站软硬件建设,加强街道代表联络站、民情联络室、掌上联络站和智慧人大建设。经过近几年的推进与实践,建成了有亮点、有实效的五星级街道代表联络站。

1、抓载体,助力活动内容提质增效。街道选民代表会议制度是创新探索街道人大工作,拓宽街道人大监督渠道,推进基层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有益实践。我街道人大工委以代表联络站为主要阵地,并设立民情联络室,将人大代表和选民代表编组进室,加强站室两级联动,有效延伸了代表的履职触角,如我街道的“移动联络站”,把人大代表联络站“移”到村居、园区,把代表接待选民工作前移下沉,多形式收集民情民意,做到“哪里有需要,联络站就到哪里”。特别是在横峰全域改造商品房分配工作中,代表们分组走进拆迁户讲政策、征民意、解纠纷,全力助推整个分配工作,把联络站“移”进拆迁户临时安置区,群众反应较好。

2、抓创新,探索数字赋能人大履职。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保障履职、服务代表等方面的作用,持续探索信息化建设,建设“智慧人大”。如建设“掌上代表联络站”,群众使用手机即可查看联络站信息、给代表留言、查看代表答复,足不出户实现接待群众“零距离”;人大代表定期查看留言,针对群众的意见建议开展实地调研和视察监督,根据调研结果对留言进行回复,获得群众的一致认可;通过“实体+网上+掌上”三位一体方式,力促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同步服务,努力把联络站打造成听取民意的窗口、服务代表的驿站、助推发展的平台、推进基层治理的阵地。

3、抓监督,融入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坚持从助推中心工作出发,认真找准联络站工作与具体实践的结合点,有重点地开展议事协商,做好参谋,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推动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这个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如我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在全域改造工作中,从动员发动、签约推进,到破解瓶颈难题,坚持全域工作做到哪里,代表议政监督就跟到哪里,在推动区域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抓民生,推动基层治理再上台阶。民生与基层息息相关,建立健全有效的基层治理体系,以基层的稳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以民生的健康发展提升基层治理,助力社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联络站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通过发挥制度优势、职能优势和工作优势,紧紧依靠人大代表,紧盯民生“关键小事”,围绕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等各方面各领域的民生实事项目开展议政协商、调研监督、议案办理等活动,积极化解基层治理堵点难点,有力推动了横峰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当前我市街道联络站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员进站实际成效不足。代表“全员进站”,是建立健全人大代表到街道代表联络站接待人民群众的长效机制,也是规范代表反映意见转交的处理机制。街道人大试点工作以来,联络站在架构体系上虽然都已实现市人大代表和选民代表的进展工作,但在实际实践中,由于市级人大代表与街道选民代表联动少,以及部分选民代表的履职意识较为欠缺,导致联络站活动仍以市级人大代表为主,选民代表参与频次较低,全员进站的实际成效不尽人意。

2、选民参与率偏低。近几年我街道联络站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每月固定的选民接待日、掌上联络站活动,但由于联络站设并非沿街设立,选民对联络站了解有限,对代表进联络站的活动关注度不高,影响到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除此以外,“掌上代表联络站”的知情范围也非常有限,大多数选民不太了解“掌上代表联络站”,或认为其用处不大,导致“掌上代表联络站”的实际留言量较少,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3、部门协同参与度不够。街道代表联络站建设应该与部门站所参与相结合,相互协调,共同推进工作。然而以往人大工委开展街道代表联络站面商对接会时,虽然机关站所共同参加,但实际重视程度不高,存在片面应付、重在参与而轻于真正解决问题的现象,导致群众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从另一角度看,有时候由于部门不够重视,这也容易使人大工作陷入具体事务中,从“监督者”异化为“执行者”,需要理顺部门协同作战制度,才能使人大代表监督工作能真正取得实效。

三、加强街道联络站建设的途径对策

1、建章立制,加强联络站规范化管理。严格对标抓阵地,健全和落实好街道人大各项工作制度,深入推进联络站(室)建设,积极建设台州市五星联络站。做好工作和活动台账,详细登记进站代表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接待群众、提交建议、解决问题等情况,建立健全群众反映意见的受理和分类处理机制。继续布局谋划民情联络室,加强站室二级联动,把联络站(室)打造成为代表学习的“加油站”、社情民意的“收集站”、依法履职的“监督站”。要发挥选民代表的作用,尤其是随着《浙江省人大街道工作条例》的出台,选民代表具备了合法地位,应更认真履职助发展。要积极开展学习交流,提高工作实效,努力搭建好“硬件齐备、管理科学、活动规范、理念先进”的“代表之家”,使街道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2、延伸触角,推动联络站网格化履职。建设好街道代表联络站需要各级人大代表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担当,要提高各级人大代表,尤其是选民代表的责任感、使命感。一是因地制宜设立流动联络站点。站点建设以小而精为特色,随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而不断移动。由人大代表牵头,选民代表为主干力量,变群众走上来为代表走下去,形成覆盖更加广泛、通道更为便捷、活动更加灵活的履职网络,提高履职实效。二是探索“人大代表进网格”新机制。进一步拓宽代表履职平台,通过代表进驻最基层的网格单元,把代表和网格对应起来,让代表在服务基层中更有方向性,有效促进代表融入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三是实现“每个人大代表都是一座流动联络站”。突破人大代表履职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延长履职进行时,将街道代表联络站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为人代会闭会期间代表开展履职活动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障。

3、激发动能,加快联络站数字化发展。积极探索“数字人大”建设,把数字化融入到联络站工作,如“一人一码”“急事即办”等应用场景建设,开展线下接待加线上接待相结合的代表接待群众模式,做好代表网上值班、主题接待和“代表直通车”相关工作,让选民与代表线上零距离沟通,努力实现街道人大工作从网上到掌上,从单向发布到双向交流再到多方共享的数字化转型。探索代表活动直播、手机微接待、履职直通车等线上活动,积极运用新媒体扩大代表履职的成效和影响力。

4、培树品牌,推进联络站亲民化建设。选民的信任是联络站开展工作的不竭动力。要全面开展代表联络站五星创建,实施品牌特色培育工程,实现“一站一品”,提升代表联络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村(社区)宣传、专项宣传会以及新闻媒体平台,如人大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广泛宣传街道代表联络站以及“掌上代表联络站”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加大对联络站的动态情况、实际成效、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提高选民对联络站的信任感,实现选民一碰到困难,就找联络站,主动向人大代表表达需求,便于保障闭会期间代表与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着力营造代表认真履职、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氛围。

       总之,街道代表联络站基础是“建”,关键是“管”,核心在于“用”,要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的作用,使街道代表联络站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我们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同心协力,需要我们紧跟上级决策部署、紧贴基层工作实际、紧扣重点难点热点,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街道代表联络站的实效性和影响力,让工作更加“接地气”,更加充满活力,打通联系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设为收藏】【打印本文】【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Copyrigh © 2005-2018 Standing Committee of Wenling People's Cong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温岭市太平街道人民东路258号   邮箱:wlrd@wlrd.gov.cn   
浙江省温岭市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9009166号-1
    
 

浙公网安备 331081020004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