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浅谈我市人大监督旅游工作的方向和重心
发布时间:2018-07-17    来源:温岭市人大常委会    作者:温岭市人大常委会    阅读次数:

 

市人大常委会外事侨务工委

近年来,温岭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5-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总数年均增长16.9%,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8.9%。2017年全市旅游经济总收入180.4亿元,同比增长12.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8.6%。可以说,旅游产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旅游发展也逐渐成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简要回顾近年人大旅游监督实践,结合我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和优势,寻求人大监督与助推发展的“金钗”,进一步明晰我市旅游监督的方向和重心,应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近五年旅游监督实践回顾

2014年以来,温岭市人大做足监督文章,持续通过专题询问、一对一分组监督、建议案督办、审议等多种监督手段,把推动旅游发展作为助力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全力助推温岭旅游发展。

做足“问”的文章。针对温岭石屋这一独特资源,2014年就石屋保护工作进行专题询问。2016年再次开展石屋保护及石塘半岛旅游开发专题询问。

做足“审”的文章。2014年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全市旅游工作,2016年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石塘半岛旅游区建设,2017年主任会议听取全域旅游规划编制,2018年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石塘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创建。

做足“督”的文章。2015年将石塘半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纳入“一对一”分组监督项目,2018年将全域旅游纳入“一对一”分组监督项目。2017年关于精准发力助推温岭旅游再上新台阶的建议》、关于进一步规范东部民宿行业发展的建议》等2件事关旅游发展的议案列为重点督办。

回顾5年的旅游监督“路”,从监督的频率来看,人大对旅游的关注前所未有。从监督的形式来看,人大对旅游的监督丰富多样。应该说,这几年人大对全市旅游发展的监督是卓有成效的。如2014年的石屋保护工作专题询问,有力促进了2015年市政府的石屋普查和规划保护工作启动。2016年再次开展石屋保护及石塘半岛旅游开发专题询问,缓解了石屋保护要素保障难题。2017年听取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力促市政府每年拨付3000万元作为全域旅游专项资金,增补140万元开展全域旅游规划编制。重点建议案或“一对一”分组监督项目进行重点督办跟进,有力助推民宿审批等一批难题破解。

二、准确把握全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和优势

目前,我市共有国家A级景区8家,其中仅4A级景区为主的部分景区旅游服务初具规模,也仅为勉强应付。温岭旅游开发面临基础差、起步晚、起点低,投入不足,发展滞后的基本现实。温岭东、西、南、北、中五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旅游发展势头较快,旅游知晓度渐高,游客集聚度较高;中西部分别以长屿硐天和方山为拳头产品,但引领效果不强,产业基础薄弱。北部和南部区域旅游产业尚起步阶段,发展滞后,旅游规模较小。同时,镇街道间发展也不均衡。在16个镇街道中,除了石塘、坞根、城南在乡村旅游发展上相对较快外,新河、大溪坐拥大景区资源,但产业发展滞后,其他镇街旅游产业基本空白。短板就是潜力,差距就是空间。找准比较优势,找准发展定位,找准政策契机,对于温岭旅游发展亡羊补牢、化危为机至关重要。

1.区位优温岭位于长三角经济带、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台州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三圈交汇处,甬台温高速穿境而过,距离台州机场仅10余公里。在不久的将来,温岭的高速出入口将增加至11个,全域10分钟上高速将成为现实。正在施工的台州市域铁路S1线、中央通道快速路、81省道改建工程、大麦屿疏港公路将逐步构筑出“三区三市”融合交通,分别实现温岭到椒江、温岭到玉环、城区到东部半小时通达。

2.资源多温岭陆域面积92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07平方公里,拥有长达317公里的沿海景观带、28平方公里的世界级地质景观和30平方公里的国内最大的石屋民居集聚区。温岭地杰人灵,人文荟萃,非遗文化资源丰厚,拥有资源类型66种,重点旅游景区23个,资源单体300余个,资源类型占国标基本类型的42.6%,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比例为1:1.09,显示出较好的兼容性。特别是拥有石塘石屋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具有较强的吸睛效应。

3.时机好。省委省政府明确把旅游业作为支撑浙江未来发展的八大万亿级产业之一和经济新的战略支点来培育,全省上下发展旅游氛围更加浓厚、势头更加强劲,旅游定位之高、推进力度之大、领导之重视,前所未有。加之近年来,我市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大力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专项工作,持续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为旅游发展打下了底色,夯实了基础,拓展了空间。

三、切实找准人大工作监督的方向和重心

人大监督应当着力构建全市旅游发展良好环境。建议市、镇两级人大合力、持续推进全市旅游发展,发挥党委工作抓手、政府工作推手的重要作用,通过代表视察、专题询问、专项监督、工作评议、执法检查等监督方式,推动解决制约旅游发展的工作机制、要素保障等现实问题,坚定各方信心决心,督促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加紧抓好全市旅游发展投入保障、项目推进等具体任务,力争打造温岭旅游崭新篇章。

一要着力督促高起点定位。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成败。要站在战略高度坚定旅游发展定位。把旅游产业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突出一业带三产、一业促三产的工作目标和战略定位,统一思想,排除阻力,激情创业,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决心,把温岭旅游发展的宏伟蓝图变为大放异彩的美好现实。要站在全局高度坚定旅游品牌定位。尽快推动完善温岭全域旅游规划编制,督促市政府及其旅游部门强化统筹、协调工作力度,把旅游发展纳入政府年度工作重要任务,瞄准打造全国旅游目的地和5A级旅游景区品牌两大核心目标,正确研判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全力抓好各类保障,书写超越发展、后发赶超的神来之笔。

二要着力督促大力度创建。成功没有侥幸,发展没有捷径。各地旅游打造的根本经验在于,投入和产出永远是成正比关系的,大投入才能成就大品牌、大收益、大发展。要敢于强化政府投入大手笔的思想认识。正确认识我市旅游发展基础差、起步慢、起点低、投入不足的根本现状,要以创建长屿洞天创5A、石塘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创建等工作为抓手,把持续加大政府投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整合项目资金,集中财力人力,稳步吸纳社会资本,以较大的气魄、前瞻的眼光、科学的规划强化旅游要素保障,夯实旅游发展基础。要敢于突破旅游策划大手笔的工作理念。真正尊重市场、尊重游客、尊重专业,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切实运用市场的机制、规则、办法,借力高水平专业团队抓好专项规划、项目策划、宣传推介等关键环节,打造拳头产品,提升整体层次,摒弃以领导水平决定景区格局的陋习。

三要着力督促全方位聚力。持续快速推进旅游发展既是一项具体经济工作,更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应当借鉴全民抓旅游的成功做法,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专家领路、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和发展合力。要适时引入社会资本。正确认识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开发的关键性、必要性,探索开展规划、建设、营销环节的外包服务,适度转移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具体压力,切实把政府力量集中到固本强基、协调揽总上来。要切实整合行政资源。坚持市镇两级一体的工作思路和“温岭”打头的宣传推介总体要求,打破行政区划,规划旅游环线,打造精品工程,加快扭转各自为阵、零散生硬的整体形象。要充分依托全民力量。强化群众参与主体、受益主体作用,构建“人人都是旅游宣传员,个个都是形象代言人”社会氛围。积极动员和大力支持核心景区外围周边群众开办农家乐等食宿、游乐、体验服务,统一规划,严格标准,强化1+N带动效应,提升景区接待、容纳能力,助推旅游配套产业、相关行业繁荣发展。

    四要着力督促多平台造势。游客“能否招得来、留得往”是检验旅游开发的基本标准。应当旗帜鲜明地强调旅游发展中的现实利益考量,把宣传营销作为旅游开发的最后一公里,让景区景点变成展示温岭城市人文形象的重要窗口。要重视开办高层次活动积聚商机人气。切实创造机遇、把握机遇,通过国家级、省级会议、会展、庆典活动搭建温岭旅游宣传平台。要重视打造高品质节目实现效益倍增。要继续引进“三个院子”、“蜜食记”等大型高端实景节目模式,加强地域文化载体建设,提升旅游产业放大效应。要重视突出旅游文化内涵保障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开发温岭独有山海文化、闽南遗风等人文历史内涵和独特渔家石屋等自然禀赋,抓好游购娱综合服务和相关产业配套建设,聚焦旅游地产、度假养老等产业前沿,延伸农旅、文旅等产业链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实现全市旅游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设为收藏】【打印本文】【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Copyrigh © 2005-2018 Standing Committee of Wenling People's Cong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温岭市太平街道人民东路258号   邮箱:wlrd@wlrd.gov.cn   
浙江省温岭市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9009166号-1
    
 

浙公网安备 331081020004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