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均衡化问题是当今社会最为关切的社会问题之一。根据薄弱学校改造、人均教育经费投入等指标考核,温岭市于 2015年2月被浙江省省政府列为全省11个基础教育重点县之一。针对问题,2015年9月10日市政府召开“温岭市教育发展大会”,明确奋斗目标:创建教育现代化市。徐仁标市长指出,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要围绕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我市已制定了三大阶段的目标任务,按照计划,2016年实现基础教育重点县“脱帽”,到2018年左右,我市将申评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市,2019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市。市委书记徐淼强调:要夯实教育基础,加大教育投入,千方百计推动我市教育事业整体提升、全面过硬;要促进教育公平,统筹解决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各阶段教育之间的不均衡问题。为此,在十三五期间,温岭市政府将投入19.88亿元用于温岭教育建设项目,仅2016年将投入2.445亿元建设45个项目。虽然市政府多次召开各部门协调会,朱明连副市长带领教育局领导与各乡镇逐一对接项目,并制定每个项目的进度表,但不能忽视的是土地征用、项目审批、资金保障、属地管理、建设质量等问题依然困难和矛盾突出。为此,特提《关于“全力推进教育建设项目、创建教育现代化市”的议案》。
一、问题与现状
1、土地征用问题:2016年45个建设项目已列入开工或完成招标的温岭二中、泽国三小、滨海中学、长屿小学、松门二小、松门三小、机关幼儿园、城南二小、城南新区中学、大溪方山小学、大溪二小等学校建设项目,存在土地征用何时解决问题,若不能解决征地,许多项目就无法开工。
2、项目报批问题:虽然市政府已经召集各审批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但由于历史原因,85%左右学校校内没有土地证,无法办理审批手续,急需各部门联动解决。
3、属地管理力量问题:市政府明确乡镇学校建设管理及建设主体是属地乡镇,市直属学校建设主体是教育局。乡镇分管教育副镇长基本为女性,且职位变动频繁,而项目进度安排紧,存在项目报批和征地力量不足问题。
4、资金保障问题:2016年45个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共需4.9516亿元,其中要新成立温岭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仅2016年就需融资9751.4万元,短时期内能否完成融资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进度。
5、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和工程廉洁问题:校舍质量事关学校未来发展和师生安危,必须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力量,预防工程腐败。
二、对策与建议
1、温岭市人大常委会专题研究温岭教育现代化创建,并把今年教育45个建设项目列入2016年巡视、督办和绩效评估重点项目。
2、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定期专题听取和督查乡镇和教育局任务完成进度汇报。
3、督促市政府及相关审批部门协调解决没有土地证等历史遗留问题。
4、督办市财政局和教育局确保项目建设资金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