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太湖高山移民工作的思考
大溪镇人大主席团
一、 基本情况
太湖山区共有11个行政村,总人口10300人,1995年,白泥村率先实施整村移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从而吸引和带动了梅安、马面、平山、盘山和田茶等村高山移民工作。其中,平山、盘山和田茶三个村分别组织群众自筹资金,向里宅、屿孙、下洋陶、沙岸等村征用土地,规划实施整村移民。至今,平山村移民基本完成,盘山村移民一期358间排屋已建成入住,二期农民公寓6幢328间(套),正在立项报批和施工图纸设计环节。根据《大溪镇2010-2020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除上毛坦、下毛坦两个村,约2200人口,不安排高山移民之外,其余陈洋、井朱、秀岭和田茶四个村全部规划实施高山移民,安置地块选择在太湖水库下游东桥村虎啸前。
几年前,陈洋、井朱、秀岭和田茶等四村的干部和群众对高山移民的呼声十分强烈,迫切希望镇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高山移民工作。在每年召开的镇党代会和人代会上,都有代表就高山移民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镇党委政府顺应太湖各村干部和代表的呼声,高度重视高山移民工作。一方面,建立了高山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帮助相关各村做好宣传发动、调查摸底、规划编制和移民方案制订等工作,多次组织相关村干部到天台和我市箬横镇参观考察;另一方面,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时,将东桥村虎啸前280多亩的规划移民用地解除农保,调整为建设用地,为实施高山移民积极创造条件。同时,积极协调陈洋、井朱、秀岭和田茶各村争取东桥、良山、梅安、白泥、上毛坦和下毛坦等村的支持,尽量调换土地,便于移民整体规划的实施。另外,为了便于节约集约用地,统一规划,统一实施高山移民,镇移民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引导陈洋等村开展土地流转,并打破各村的村界进行统一规划,从而为太湖高山移民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但是,由于后来井朱等村部分干部、群众目光短浅,思想守旧,对公寓式住宅规划不理解不支持,对搞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较大的抵触情绪。在规划公寓式住宅和动员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立项申报时,井朱、陈洋和秀岭三个村的干部群众,意见分歧较大,致使太湖高山移民工作陷入了停滞状态,甚至无法开展的被动局面。而地处几百米高山区的田茶村由于已有部分群众实施了移民,安置地又是几年前从沙岸村买入的,因此群众迫切希望尽快实施移民,但苦于土地穿插在各村当中难以进行规划建设。
二、 原因分析
认真分析井朱、陈洋、秀岭各村对高山移民出现有冷有热、时冷时热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缺乏全局一盘棋意识,各村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陈洋村人多地少,但有一块土地在东桥农贸市场边,村民认为该地段较为优越,不愿统一规划、统一分配;井朱和秀岭两村相比来说人少地多,并在梅安移民新村的东、西两侧都有土地,两村干部群众一怕统一规划、统一分配后吃亏,二怕安置地落实在西边。而事实上,每个村都知道,如果三个村不在镇政府统一协调下,任何一个村都无法规划实施高山移民。
第二,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不够解放,不愿建立公寓式住宅。由于山区群众祖祖辈辈住惯了通天式住宅,对统一规划建造公寓式住宅不赞成。一是怕居住不习惯;二是有的经济困难的群众认为通天式住宅可以一层一层慢慢建,而公寓式住宅必须一次性投入资金建造,怕资金不足无法建房;三是不愿意拆老建新,既想建新房,又要保住山区的老房子。
第三,村两委组织协调能力欠强,缺乏威信较高、做群众工作能力较强的领头雁。改革开放之后,太湖山区有文化、懂经营的人员基本上都在外经商,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干部中文化高、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不多。致使镇移民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意见难以及时有效地宣传贯彻到家家户户。更有部分干部群众出于其本人或家庭的利益考虑,想方设法散布谣言,出歪点子竭力阻碍和干扰移民工作。
三、做好太湖移民工作的建议
为了加快太湖山区移民工作,镇政府已经对陈洋、秀岭、田茶、马面和井朱等村的老村庄启动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上报,目前整个项目近期有望通过省政府审核批准。据中介机构测算,井朱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可争取增减挂钩土地指标 109.2亩,陈洋、秀岭、田茶、马面等各村联合上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可争取增减挂钩土地指标318.4815亩,两个项目共可争取增减挂钩土地指标427.6815亩,完全可以解决虎啸前280多亩的移民规划用地需要。
针对目前陈洋、井朱、秀岭、田茶各村高山移民工作的实际情况,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逐村做通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进一步提高各村干部和群众对加快实施高山移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首先,要统一村干部和党员、村民代表的认识,充分发挥村支部在农村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要用白泥、平山、盘山、梅安等村实施高山移民后带来的新变化来教育和引导他们,帮助他们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树立信心,然后通过他们带动全村村民共同实施高山移民。
其次,要发挥好镇驻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应该说上述各村想移民盼移民的干部群众还是比较多的,对移民持反对意见的毕竟是少数,这就考验着我们镇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能力水平。驻村干部要充分发挥好想移民盼移民的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积极争取那些犹豫观望的干部群众,尽力做通那些反对移民群众的思想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支持移民群众比例。毕竟我们的老百姓是最讲道理的,只要我们的干部做到政策宣传上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一定能够把移民工作转化成为太湖山区群众发展致富的自觉行动。
(二)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联合移民规划。目前委托编制太湖多村联合移民的规划全部是“17+1”为主的公寓式住宅,并且分梅安新村东西两大块。由于井朱、秀岭两村人数少,集体土地多,许多干部群众怕多余土地被挤用,又怕居住公寓式住宅不适应,从而对移民工作存在较大的抵触情绪。因此,可以适当安排部分通天式住宅,规划在甬台温高速公路边等合适地块,也可以在虎啸后太湖各村的插花地块上再规划安排部分通天式住宅,力求打破目前太湖移民工作的被动局面,尽可能保证多村联合建造公寓式住宅,促进高山移民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实施高山移民,在编制移民规划之后,关键要解决好建设用地指标问题。随着国家实施严厉的用地政策,必须搞好土地占补平衡。实行节约集约用地而开展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就是解决整村推进高山移民建设用地指标的唯一途径。我们必须把握机遇,在省政府批准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前,尽快做好前期工作。一旦省政府批准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就要加快高山移民的实施步伐,扎实做好农村土地综合工作。
(四)进一步找准高山移民工作的“突破口”。
要打破高山移民目前的僵局,必须找到一个工作的“突破口”,才能使此项工作实施。
一是找准干部群众方面的“突破口”。自换届选举后,涉及移民的几个村的村主要干部有了较大幅度的更换,加上一部分干部群众从中阻挠,现任村干部对移民的政策、前期工作了解不够深入,对实施高山移民的重要性、必要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工作上缺乏信心,存在打退堂鼓心理。镇党委政府要结合新一届村干部的创业承诺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和引导村干部在任期内应有所为,重新树立信心,团结起来,按照移民规划认真发动群众,深入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真正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认真抓好高山移民工作。
二是找准一二个村的“突破口”。目前,田茶村村民的移民热情蒸蒸日上,条件非常成熟;陈洋村在部分干部群众不理解的情况下,仍然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支持移民,盼望移民;秀岭村换届选举后村两委团结不够,心不齐,移民工作举步维艰。为此,要全力做通陈洋等村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通过镇村干部进村入户谈心做工作,召开座谈会等,把移民工作的政策和利弊讲深讲透,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陈洋村的村民,镇村干部要经常和群众一道认真分析,鼓励他们要抓住机遇,通过细致的工作,争取形成统一意见。要切实发挥好村两委班子的作用,使得移民工作在一、二个重点村能够率先得以实施,从而带动其他村的高山移民工作全面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