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政府转变职能才能杜绝“样子工程”
发布时间:2013-04-18    来源:网站集群    作者:    阅读次数:

       号称“华南最大火车站”、耗资2.4亿元的桂林北站,建成3年没有始发列车、建成15年“门庭冷落”,“使用率不超过10%”,甚至成了传销“老鼠会”聚集场所。政府投资成了“样子工程”,令人扼腕叹息。

  近年来,政府投资虚掷、浪费公帑现象不在少数,桂林北站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样子工程”的根源,不仅在于决策不科学、不民主,更在于花纳税人的钱不心疼。2.4亿元的投资,如果来自企业或个人,“拍板”上马之前,岂能不作充分调研、论证和风险评估?工程建成后“门庭冷落”,岂能让它白白晒太阳15年?

  “样子工程”正是政府职能错位酿下的苦果。长期以来,政府不少该管的事不管或管不好,却管了太多不该管的事。热衷于投资上项目,项目又往往只顾短期政绩,而不顾长远效益,正是政府职能错位的重要表现。因而,杜绝“样子工程”,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

  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把错安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唯有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砍掉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才能有效防止花纳税人的钱不心疼的现象。说白了,市场能办的,就要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样子工程”自然无处藏身。

  浪费公帑现象,除了不合理的“三公消费”、腐败寻租外,像桂林北站这样无效益的政府投资现象,造成的损失更加惊人。而且,这种浪费,由于表面上没有装入私人腰包,基本上难以进行责任追究。

  上月发布的《国务院工作规则》提出“健全纠错制度、严格责任追究,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然而,在一些地方,重大决策失误之后,“决策拍脑袋、执行拍胸脯、出事拍屁股”官员往往以“集体决策”诿过、以“交了学费”搪塞、以“下不为例”过关。另外,“新官不理旧账”等现象存在,也使得“样子工程”无法得到有效防止和及时纠正。

  公家的“钱袋子”来自纳税人,必须用之于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怎样“收钱”、“收多少钱”,怎样“花钱”,“花钱”之后又该怎样评估监管,是政府转变职能中的大课题。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设为收藏】【打印本文】【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Copyrigh © 2005-2018 Standing Committee of Wenling People's Cong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温岭市太平街道人民东路258号   邮箱:wlrd@wlrd.gov.cn   
浙江省温岭市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9009166号-1
    
 

浙公网安备 331081020004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