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南方》】温岭:政府钱怎么花,百姓有话语权
发布时间:2012-05-30    来源:网站集群    作者:    阅读次数:
【《南方》】温岭:政府钱怎么花,百姓有话语权
  http://www.nfyk.com/sy/ShowArticle.asp?ArticleID=3957  (点击进入)
 

温岭:政府钱怎么花,百姓有话语权


 
       政府的“花钱计划”让老百姓评头论足,建言献策,比较少见。而在浙江温岭,这种场景已经持续了7年,成为当地的城市名片。

■本刊记者/袁仲尼  崔华超   发自浙江温岭

      隶属浙江台州的县级市温岭,近年来以其首创的民主形式——公众参与式公共财政预算而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全国各地众多政府机关人员、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学习。
    去年底,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温岭市市级预算审查监督办法》,将群众参与公共财政预算的改革进一步制度化。

民主恳谈“花钱计划”


      “91个村邮站运行经费预算才55万元,远远不足。”“丹崖工业区排水系统亟须改造,一下大雨,泽国镇就变成了‘泽国’。”“应该增加公共卫生信息员的补助,现在每月才100多元,基本上是义务工。”……
        去年底,在泽国镇财政预算民主恳谈会上,台下200名民众代表争相发问。台上坐着的是泽国镇镇长、副镇长等9名镇领导班子成员,他们必须对代表的疑问进行解释回答。
       “55万元是镇里的刚性补贴,市里也补贴了55万元,加进去应该就够了。”“信息员实行的是补助奖励,谁协助谁拿补助。如报一条信息奖50元,建一份健康档案市镇各补一元。”“当前废水废气的排放与群众要求相距甚远,政府已经注意到了。建好全镇废水排放的管网设施要1.6亿元,限于财力只能分步实施。”……
       民主恳谈现场气氛活跃,群众代表不时和镇领导产生激烈辩论,讨论的主题是本年度镇里谁该用钱? 用这些钱去干什么?用了后效果会是怎样?
       台下提问的200名民众代表通过乒乓球摇号产生。“代表产生方式是泽国镇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比较适合镇里的情况。”镇人大主席张敏亮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全镇共有12.5万人口,按照千分之一的比例随机摇号产生100名代表,按照镇里建立的各行业精英人才库随机抽选100名代表,“既能保证代表的广泛性,又能保证提问的深度”。
        在民主恳谈会开始10天前,民众代表已经拿到了泽国镇2012年度财政预算方案草案。“预算草案已经从原来的一页纸变成了现在的一本书,保证代表不经过培训就能看懂。”张敏亮说。《南方》杂志记者看到,泽国镇财政预算方案整整42页,财政收入有着详细的记载,土地出让面积、位置、出让金,公有房屋租金收入等均有详细的数据记载,支出明确到每个项目,如修路多宽多长等,都有详细数据。
        张敏亮告诉记者,预算草案由镇财政所汇总各方需求后,制定出初步方案,经镇长办公会审议后确定草案,交民众代表讨论,吸纳代表意见修改后,在镇人代会期间,通过大会审议、代表询问、辩论、提出预算修正案等形式,对预算草案进行审查。
         在温岭,人大代表具有对财政预算进行修正的权力,这种实践最早产生于新河镇。2006年,新河镇人大会议上,莫海亮等人大代表提出两份预算修正案:“把计生手术及外出调查经费减少50万”,“垃圾清运经费追加50万元”,提交镇人代会全体会议表决时,获得全票通过。预算修正案经人代会表决通过后,政府就必须按照议案做出硬性修改,这成为了对政府纠正最有力、民意表达最充分的程序安排。

预算改革步步深入


        经过7年的发展,民主恳谈政府财政预算已经从最初新河、泽国两镇的试点推广至温岭各个镇级和多数市政府部门。“温岭参与式预算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由下而上、由表及里、由软变硬的过程。”温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明说。
         试点最早开始于新河镇。2005年初,刚刚走马上任的新河镇党委书记金良明被财政难题压得喘不过气。上一年度镇政府财政收入中,土地出让金减少几千万元,财政赤字高达5500多万元,如何制定2005年的预算,让镇领导班子头痛不已,当年的镇人代会也推迟到了7月。
        为解决这个难题,新河镇决定改变以往简单开列预算做法,将预算细化,详细列出预算收支的具体用途,人大代表可以对预算草案提出质询和修正。从这一年开始,以新河实验为代表的温岭公共预算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当年7月,预算民主恳谈会在新河镇政府举行。主席台上,镇政府领导班子9个人一字排开,台下90名人大代表和来自全镇89个村6个居委会的193名老百姓,人手一份《新河镇2005年财政预算(说明)》。四台空调吹着冷气,台下的代表人手一瓶水边喝边发问,台上的领导人手一支笔边答边擦汗。
        “没想到预算真的调整了,镇政府没含糊。”听取人大代表和群众意见,镇政府车辆购置费从70万元调整为50万元,自聘人员经费从75万元缩减到70万元,慈善事业经费从30万元增加到50万元。
         此后几年,温岭公共财政预算的制度和程序不断创新。创设了人大代表辩论环节,在预算修正案提交大会表决前,代表对此议案进行辩论,充分表达意见后再付诸表决。并改变以往举手表决的方式,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对议案进行表决。“这样减少了代表的顾虑,进一步表达了真实意图。”新河镇人大主席林仁福说。
        2007年是温岭公共财政改革的转折点。当时试点仍然只有新河、泽国两个镇,因为换届乡镇领导发生了变动,省市对此项改革没有明确要求,还要不要继续这项改革?“不仅要坚持,而且要进一步推进”,换届后新当选的温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明力挺改革。
         2008年,温岭推出大溪镇、箬横镇、滨海镇三个新的试点。范围扩大后,经验做法更多,财政预算改革的正面效应进一步显现。
         2010年是温岭发力推广参与式财政预算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发文要求各个乡镇全面推广。同时组织市建设规划、交通、水利三部门开展民主恳谈会,市人大12个代表团分别对卫生、人劳社保、科技、教育等12个部门预算“一对一”进行专题审议。12个部门的账本“晒”在市人代会上,接受代表们审视评判。
         温岭参与式参政预算全面推广后,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充分肯定了这一做法并批示:“是扩大公众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公共财政规范化建设的有益探索,对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盯紧政府的“钱袋子”


        “改革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政府财政预算得到细化,更加公平、透明。不仅如此,花钱更多地向民生工程倾斜。”温岭市人大财经工委主任何培根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如今22个市政府部门,95%以上的财政支出经过人大代表和公众代表的审核监督,政府花钱更加科学,财政支出更加倾向民生。
        在审核监督过程中,一些大项目被叫停。2010年1月,温岭市建设规划、交通、水利三部门民主恳谈会上,人大代表与公众代表提出意见:“建3500万元的防灾避灾教育中心,有必要吗?搞科普教育,动作可以小一点,有很多种方式,不必单独建立一个中心。”
        听取代表意见,市财政局、水利局、教育局进行协商,最后决定当年暂时取消这个项目,将来是否建设,要经过论证。同年,经过审议后,温岭市建设规划局原安排移山工程、湖心公园到锦屏公园沿河“征地及绿化工程预算”等项目被取消。而交通部门及时调整融资计划,调增农村公路养护费90万元等,预算调整涉及的金额有近两亿元。
         2009年对市水利局进行民主恳谈,代表说30%以上百姓没有喝上放心水。水利部门随后表示,3年时间进行落实,结果2年时间投入1.75亿元,解决了30万人的放心水问题。石塘镇有一海岛,原来用水困难,淡水卖到80元一吨。改造后,现在一天两次供水,只需5元一吨。以前岛上居民一家人一天吃喝加上洗洗涮涮,就两桶水,现在再也不愁用水了。
         钱用在刀刃上,用在百姓最需要的地方,这是参与式预算带给人们的欣喜。
        百姓盯紧了政府的“钱袋子”,困扰乡镇多年的债务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张学明告诉记者,经过代表审计,新河镇每年债务减少500万至800万元。

        百姓比较关注的“三公消费”问题在温岭也得到了抑制。在一张《温岭市各镇街‘三公经费’2011年实际执行数及2012年预算数》表格上,记者看到,绝大多数镇街“三公经费”大幅降低,尤其是购买公车降幅最大。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年中召开预算执行民主恳谈会,人大代表、公众的参与,将花费控制在了预算内。泽国镇2010年预算260万元用于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而在实际执行中,人大代表调查核实时发现,不少村庄盲目扩大规模,把工程量扩大到700多万元,人大代表提出质疑,及时制止了盲目建设。

 
 
 

 
 
 
设为收藏】【打印本文】【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Copyrigh © 2005-2018 Standing Committee of Wenling People's Cong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温岭市太平街道人民东路258号   邮箱:wlrd@wlrd.gov.cn   
浙江省温岭市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9009166号-1
    
 

浙公网安备 331081020004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