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清理已批未供土地,缓解用地紧张 “我市自1999年以来,共上报农用地转用58452亩,其中54917亩办理了供地手续,目前尚有3534.9亩农转用后未供地。经过调查,已经农转用未供地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因征地补偿工作无法开展或征地拆迁补偿未完成造成的,占24.5%;已批供地未动土的原因,征地阻力原因占37.39%,当前农村因征地印发的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征地阻力大,拆迁成本高。部分被征地村对征地补偿标准、村留地选址和拆迁安置要求过高,土地征收难度日益增大。”——摘自国土资源局《关于已批未供地清理情况的汇报》 土地问题成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代表们听取了关于已批未供地清理情况的汇报后,大家把目光都集聚到了制约经济发展因素之一的土地资源。 区片土地补偿标准的不一,让许多村干部头疼,让许多村民感到不平,也让许多工程因供不上地而耽搁。 毛瑞安代表说:“我们城南土地征用补偿款是每亩2.6万元,太不切实际了,也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形势啊,现在的物价都高了,猪肉都要几块几块地往上涨,可是征地的价格几年来却不见调整。” 对于征地补偿款,部分代表提出:“金清二期的排涝工程对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不一,同一个区位却是不同的价格,有的是每亩4.7万元,有的是3.9万元,与政府协调不成功,老百姓的反应也不一,村民代表大会上也就签不了字。” 国土资源局的吴宗斌答复说,现在使用的征用土地补偿是2003年6月制定的,当时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在当时是比较科学的,也符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现阶段看来是有不够合理的地方,现在修改的方案已报上级审批。 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要素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中小企业,一些家庭作坊式的企业为了扩大规模,而一些邻近企业的村民为了可以出租更多的民房,开始乱搭乱建。 梁友富代表提出,许多地方的乱搭乱建情况屡禁不止。部分代表也提出,乱搭乱建情况的产生,部分原因是由于执法欠缺所致。 对于代表们提出农村个人建房的乱搭乱建,国土资源局的吴宗斌分析,随着一些家庭小工业发展,由于土地资源安排不妥,只能在厂房的房前屋后搭建。也有因为在我市务工的外来人口增加,而许多企业厂房只能满足生产需要,外来务工人员的住宿问题没法通过企业自身解决,只能租赁附近农户的房子,而租赁这样的房子对许多农户来说是一笔稳定而又可观的收入,许多农户便开始乱搭建。还有部分村民的个人建房用地因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相符合,导致许多未批先建的现象出现。同时,吴宗斌表示,为了制止这些违规违法用地的发生,要抓好违法用地整顿,落实好各级政府管理土地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宣传,同时也加大打击力度,现场拆除。 垒好基石,让上马工业健康提速 “上马工业区块作为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的首期开发示范区,是石塘镇今后发展的中心区块,规划面积6700亩,可建面积5620亩。上马工业区块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截止今年6月份,上马工业区块共计政府性投入3.5亿元,区块的各项基础设施基本完成。今年以来,招商引资工作呈现用地供不应求的趋势。”——摘自《上马工业区块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代表们听取关于上马工业区块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后,上马工业区块的快速发展得到代表的肯定,但也针对上马工业区块的“圈地”传言,以及入驻园区企业的排污问题,代表们纷纷提议,给上马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 “现在上马工业区块的地,价格多少,造价又是多少?大家都不知道,但是听说现在上马工业用地价格涨了,而且涨得很高,有传言说一些企业在‘圈地’,利用划定的土地重新转让,从中赚取高额利润。”林齐兵代表在会上说出许多老百姓的疑虑。 上马工业区块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江富根表示,所有进入到该工业园区的企业都经过筛选,要看企业有无发展前途,划定的土地企业需要不需要。江富根举例说,中马企业划定的有1100亩土地,其中配套的厂有16个,当有人提出企业是否有存在着“圈地”嫌疑,上马工业区块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这个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包括有关程序,企业的投资密度作了规定。江富根说,现在进园的64家企业也都表态,企业的建设、投资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一些代表提出,上马工业区块是否存在为了抓生产就忽略了入园企业对环境的影响,一些高污染的企业也是否进入了园区,应该先考虑环保型企业进入。 “现在在园区里的企业多数是船舶、汽配和水产加工行业,引资的企业没有一家企业排污是超标的。”江富根举了例子,当时上马工业区块的条件不好,一些配套的基础设施没有跟上去,当时引进的温州30多家企业都不愿意在这里投资,但是2006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跟上去后,门槛也提高了,30多家企业中有许多企业想重新来投资,但最终都没有进入园区。 会上,许多代表提出了关于村留地的开发、农保过高、中小企业用地,国土资源局以及国土资源管理所作风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负责人一一给出解释,同时也虚心接受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
( 孔雪敏 林海燕)

|